“守着几亩地,年年看天气。”检察官高永国帮扶的郓城县侯咽集镇李垓行政村辖李垓、鲍垓和西王庄三个自然村,人口1870人,贫困户32户70人,耕地3517亩,历代以种植为主。
“情况比我预想的更糟些。”自2017年2月驻村以来,长期在省检察院统计岗位工作、心细如丝的高永国勤走多看,想好再干,很快就解决了几件群众关心的事,赢得了大家认可。
高永国(左一)在温室大棚察看蔬菜长势
到村后,高永国通过深入走访,很快将全村人口、耕地、基础设施、村民产业经营等情况摸了个底朝天。他了解到,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,使村民对脱贫致富和改善基础设施极为期盼。
针对村内道路状况差的情况,他积极协调,使用政策资金,到去年10月底,便完成对村内主要道路的全部硬化;为防止雨雪天积水、降低道路使用寿命,他同时在路两旁建起水泥U型槽开放式下水道。
为解决农田水利设施不足,旱季部分农田得不到灌溉的问题,他多方协调,筹集专项资金,组织完成新增灌溉机井和疏通沟渠项目招标,为今冬明春施工做好了各项准备。
针对村内贫困户多为老幼病残的情况,他利用6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,在村里建起了四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,除租金用于给无劳动力贫困户分红外,还吸纳部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入棚务工,让村民收入都有提高。他还跟踪服务承租户,定期了解情况,及时联系技术人员指导大棚种植。
边办实事,边强班子。入村后,高永国便着手强党建,改进班子作风,一手抓制度落实,上手抓队伍建设,倾心征求原支书意见建议,配合镇党委对村班子进行调整。
针对负责人魄力不够、有畏难情绪等问题,单独谈话鼓励其大胆决定;针对班子意见不统一产生矛盾怨言等情况,采取当面锣对面鼓方式,指出每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,肯定工作、指出不足,增强和谐氛围,提高了村两委人员的积极性。
“一年虽不到,感受还颇多。”高永国说,了解村情民意远非“走进田间地头、走进村民家中”就能概括,除对贫困户入户走访外,自己对党员、群众的走访,都是采取偶遇加刻意模式,开会、碰头、闲拉家常,把问题夹带其中,从中了解想要的信息。
高永国介绍,即便是解决建设扶贫项目和基础设施改进这种利民好事,有的人同样也不配合,这时,更不能简单粗暴,可利用村民从众心理,牵住其中的“领头羊”,突破解决一户,就能解决一片。对有的村民租地后又提出格外利益要求,就得针对其惜财特点,向其明确“不履行租地合同就赔偿施工损失”,让其知难而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