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对所有死刑第二审案件实行开庭审理、对所有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核准权以来,在“保留死刑,严格控制死刑”政策的指引下,判决死刑的案件呈现出数量明显下降、质量明显提高的趋势,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但是,由于对刑法规定的死刑适用条件理解不一,对何为“罪行极其严重”现阶段没有相关法律、司法解释予以明确,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之间的界限也不明晰,死刑适用标准仍有待统一,不仅不利于罪刑均衡原则的实现,而且不利于限制、减少死刑的适用。因此,在正确把握死刑政策的基础上,总结司法实践经验,准确理解“罪行极其严重”的内涵,明晰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之间的界限,统一死刑适用标准,不仅有利于从制度上保证死刑判决的公正,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,而且对保持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,构建和谐社会,维护我国充分保护人权的良好法治形象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死刑案件刑罚适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
由于刑法对死刑适用条件“罪行极其严重”的规定过于概括,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,加之司法人员的刑罚理念、经验、自身素质等因素的不同,最终确定刑罚因人而异,由此导致了同案不同罚的情况,带来了诸多问题。
首先,不利于罪刑均衡原则的实现。同样的犯罪,事实和情节也相当,在这个法官手里或者在这个地方的法院,就判处死刑立即执行,在另一个法官手里或者在另一个地方的法院,可能就判处死缓、无期徒刑。面对同样的犯罪,依据同一部刑法,却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,从法律的角度看,都在法定刑罚幅度之内,对于法官来说,两个判决都不属于错误,但对被告人来说,很难说两个判决都是公正的。
其次,一旦量刑失当,对不该杀的被告人错误地判处死刑立即执行,由于人死不能复生,势必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。
二、死刑政策对死刑适用标准的影响
刑事政策作为刑事法律的“灵魂”,对正确理解和掌握刑事立法精神,正确适用刑事法律,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特别是在死刑案件办理工作中,刑事政策的准确把握和运用对完善死刑适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。
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政府从我国国情出发,一直实行“保留死刑,严格控制死刑”的政策。实践证明,这一政策是完全正确的,必须继续贯彻执行。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,现在正值经济转轨、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,各种犯罪高发易发。这一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社会基础。在目前的治安状况下,死刑对于遏制严重犯罪、稳定社会民心、促进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。对于那些罪行极其严重,罪证确实充分,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,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分子,依法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,应依法判处。但死刑毕竟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,因此,在保留死刑的前提下,必须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。严格控制死刑的关键,是坚持从严掌握死刑适用标准,“少杀慎杀,防止错杀”,凡是可杀可不杀的,一律不杀,以突出打击重点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立面,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,保持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,逐步把死刑案件的数量降下来。
三、“罪行极其严重”的内涵
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适用条件是“罪行极其严重”,但何为“罪行极其严重”,现阶段没有相关法律、司法解释予以明确。《关于保护死刑犯权利的保障措施》(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
四、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的界限
我国的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两种情形,死缓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刑罚制度,是死刑的一个缓冲地带。《刑法》第四十八条规定,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,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,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。可见,适用死缓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罪该处死,二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。但是,哪些情节属于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”,却没有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。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正确、恰当地确定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与适用死缓的界限,是个难以把握的问题。死缓和死刑立即执行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和唯一的标准,司法人员应树立正确的刑罚理念和死刑观,加强对法、理、情的研究和全部量刑情节的综合判断,依法慎重决定。只要确实存在情有可原的因素,就可不必立即执行死刑。只有对那些罪行极其严重,没有任何情有可原的因素,非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不可的,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。
五、五类重点案件的死刑适用原则
我国刑法共规定了46种犯罪可以判处死刑,目前对所有可以判处死刑的犯罪制定死刑适用原则,相当困难,仍需不断总结司法实践经验。但是,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、抢劫、危害公共安全犯罪、毒品犯罪等五类重点案件在死刑案件中占有很高的比例,约占90% 以上,而且司法机关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量刑经验,因此,从司法层面研究这五类重点案件的死刑适用原则,不仅已经具备条件,而且对贯彻“少杀慎杀”的政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。具体而言,要坚持区别对待,宽严相济,慎重决定是否适用死刑。
(一)故意杀人案件。1、以杀人起因为标准可分为四类:(1)因婚姻家庭、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杀人案件。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杀人案件有区别。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,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。(2)因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引发的杀人案件。应当分析过错程度,对于被害人有明显过错的,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。(3)事先无预谋、临时起意的激情杀人。被告人与被害人素无积怨,往往因为话不投机或者因为琐事争斗,一时冲动而杀人。相对于预谋杀人,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,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,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。(4)因实施强奸、绑架、骗取保险金等其他犯罪,为排除障碍而杀人或者杀人灭口。被告人不惜以杀害他人生命来达到犯罪目的或掩盖犯罪,不仅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,而且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,动机卑劣,应当从严惩处,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,依法判处。2、以主观故意为标准可分为两类:直接故意、间接故意。虽然均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,但与直接故意相比,持间接故意的被告人放任而不追求被害人死亡,并非蓄意害命,其主观恶性、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,在没有特殊从严情节的情况下,一般可以排除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。
(二)故意伤害案件。可分为两类:1、故意伤害致人死亡。被告人主观上仅具有伤害的故意,对被害人死亡则出于过失心态,相对于故意杀人而言,其主观恶性、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,在没有特殊从严情节的情况下,一般可以排除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。但是,对出于卑劣动机,手段特别残忍,或致二人以上死亡的,可以考虑适用死刑立即执行。2、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。这种情形适用死刑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伤害的手段特别残忍;二是必须致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。对出于卑劣动机、手段特别残忍、后果特别严重的,足以反映被告人主观恶性、人身危险性极大,应当从严,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,依法判处。
(三)抢劫案件。从危害后果分析,被告人为排除障碍而杀人或者杀人灭口的,应当从严,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,依法判处。尽管多次抢劫、数额巨大,但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侵害有所克制,未致人伤亡的,一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。与抢劫案件相比,对贪污、受贿等犯罪,原则上应当慎重适用死刑,因为此类犯罪对他人生命和健康没有威胁,而且生命价值与财产价值不能在报应意义上形成等价。尽管数额特别巨大,但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或者有认罪悔罪、退赃赔偿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,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。
(四)危害公共安全案件。可分为两类:1、蓄意报复社会,使用爆炸、放火、投放危险物质等特别危险的方法,不顾人员伤亡的破坏、恐怖犯罪。此类犯罪社会危害性往往大于侵犯特定被害人的犯罪,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,依法判处。2、对出于图财目的,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件,如盗窃电力、煤气、天然气等引发的危害公共安全案件。尽管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后果,但被告人出于图财目的,对危害公共安全持放任而非追求的态度,与前罪相比,主观恶性、人身危险性较小,必须慎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。
(五)毒品案件。可分为两类:1、走私、贩卖、制造毒品。因其是毒品的源头,应当严惩。当毒品数量达到死刑标准,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:走私、贩卖、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;参与有组织国际贩毒活动的主犯;武装掩护走私、贩卖、制造毒品或者暴力抗拒检查、拘留、逮捕,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。但对于初犯、偶犯,或者毒品未流入社会,一般应留有余地。对大量掺假或存在犯意引诱、数量引诱的毒品案件可以不必判处死刑立即执行。2、运输毒品。运输毒品与前罪不同,不能单纯以数量作为判处死刑的标准。帮助毒品所有人运输毒品的马仔往往是受走私、贩卖、制造毒品的主犯的指使、雇佣,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对较小,如果没有武装掩护运输毒品或者暴力抗拒检查、拘留、逮捕的情节,原则上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。
综上,在分析“罪行极其严重”内涵的基础上,重点探讨了五类重点案件的死刑适用原则,但相对于复杂多变的案件事实而言,只是进行了初步的、相对的分析。而且,随着社会公众刑罚理念的逐渐进步,刑事立法、死刑政策的不断调整,死刑适用原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。因此,不断深化死刑适用原则的研究,统一死刑适用标准,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
(作者单位:bt365在线)